关于成熟的散文
成熟,指人的思想观念之转变,从幼稚向更高一级的转变,对事对物的看法更加理智,并且这一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也包括其他人的影响。下面是关于成熟的散文,请参考!
早晨的空气,清清淡淡,极像夕阳下轻轻跳过林间深谷的一弯清流。我漫步到那棵树下,突然发现了一地的落花。
春去秋来,寒暑易节。一枚花的种子,扎根,萌芽,蓬勃成长,舒展着轻盈的叶片,在绚烂的春夏展露明媚的笑靥,在冷寂的秋冬舞到覆盖一身金黄;在生命即将凋零的时刻,却有成熟得如此美丽。还记得看过一篇名为“落叶”的短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落叶善舞,因为它本来是绿过的,而且它一点也不怕被遗忘。
仰头望望,叶片儿老的没有一点新意,却还缀着一树的繁华。
成熟的美丽大概即是如此吧。没有年少轻狂的青春气盛,却有老骥伏枥般的豪情壮志;没有初涉世事的青涩懵懂,却有沧桑过后的练达沉稳。老叶虽不如新叶那般翠绿,娇嫩,但却别有一份历尽风吹霜打后的坚韧。
成熟经历了成长中缓缓的蜕。事实上成长固然是一种喜悦,成熟的凋萎也未尝不是一种壮烈。成长的过程孕育着希望,成熟的过程则包含了欢笑,痛苦,包含了情感与思想的力量。一个人心灵成熟后,不论他年龄大小,我们说他从此拥有了一段永远的金色年华;一片叶子成熟了,我们于是看到了一个金灿灿,丰收的季节,看到了一种明亮却不刺眼的光辉,在金秋的阳光下散发光芒。
确实,它们是懂得生命的真谛的一群。只有在生命属于自己的时候无拘无束,才能在生命渐渐远去的时候,洒脱豪放,没有一丝凄凉地尽情释放成熟的美丽。
在十三岁,我不禁发现,我多了一分成熟。我不会再靠在奶奶身旁,求她给我讲故事;我不会再在妈妈的化妆台上乱动,弄断她心爱的口红;我不会再和邻居的朋友玩泥巴,把自己弄得像个小花猫;我不会再拿着《格林童话》之类的书,代替它的是一本本中外名著……
在十三岁,我不禁发现,我多了一分成熟。在周末,我总爱在家拿起一本名著,让它把我带入那多彩的人生,生动传神的情节中,陶冶我的情操,让我经历喜怒哀乐等各种乐趣中。《三国演义》是我最爱看的一本书,它情节生动,人物栩栩如生,让我得到许多乐趣。而这些,都是年少时所不能体会到的。也许,这就是成熟吧!
在十三岁,我不禁发现,我多了一分成熟。平常我总喜欢和同学一起谈天,倒不是说一些不切实际的空话,而是讨论起了学习上的问题:怎样学习效率高?怎样能安排好时间?怎样能提高成绩……我现在开始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成绩,不会像年少时需要父母的督促才草草完成作业。现在的这种境界是年少时不能体会到的。也许,这就是成熟吧!
在十三岁,我不禁发现,我多了一分成熟。在课余生活中,我会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开始关心我的父母,这时我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天下父母心”啊!这些,年少时又何曾想过?也许,这就是成熟吧!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在不断地历练中成长的。但是要记住,这成长是由稚嫩走向成熟,而不是由稚嫩走向衰老。
在成长方面,个人和国家总是有许多相似之处。年轻人敢想敢做,敢拼敢闯;年轻的国家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单纯的冲劲,世界尽在他们稚嫩的手中。这股冲劲既能带来奇迹,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痛苦。在痛苦的磨砺下,个人和国家快速成长。这时会遇到分岔路口,一边是走向成熟,一边是走向衰老。
走向成熟,是消磨掉鲁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深思熟虑后的行动取代了漫无目的地横冲直撞,痛苦消磨了莽撞而不是雄心壮志,创新变得切实可行而不再是异想天开的空中楼阁。这时的个人与国家兼具进取心和智慧,最辉煌的成就亦出于此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只二十出头,此时年少的轻狂已褪去,深沉的思考取而代之,进取心战胜了权威与教条,于是新鲜灵动的的狭义相对论撼动了传统守旧的物理界。具有开元盛世之称的唐朝,化战争为和平,化狭隘为开放,绝不固步自封,而是汲取世界文明的精华,又以文明教化边蛮小国,从而推动社会的的繁荣进步,书写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唐王朝。在这里,我看到:进取心压倒了苟安,真理战胜了权威,睿智撼动了教条,玉帛化解了干戈。
事实上,在成长中,总有些人,有些国家走向的却是衰老。这是因为当青春的的冲劲带来了痛苦时,他们选择了磨平棱角,随波逐流。要么是年轻人的圆滑世故的处事态度应运而生,要么是民族的、国家的固步自封、闭门锁国。前者造成平庸,后者导致衰落。这样,即使有一张年轻的面孔又有如何呢?他们的内心已经垂垂老矣。牛顿晚年一心痴迷于神学,再无建树;晚清落入任人宰割、破败没落的境地,哪里还能看出康乾盛世的辉煌遗风?衰老的人或国家怎么能够抵御得了痛苦的滋生?此时的痛苦如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再也不能助其成长,而是加速他们的灭亡罢了。
不论是个人亦还是民族和国家,都要保持着稚嫩时的冲劲,积极进取,在痛苦中磨砺自我,增长智慧,由稚嫩走向成熟,而非衰老与死亡。
“我们的民族不年轻了,但民族的灵魂却还很幼稚。”这是友人曾说过的一句话,一直烙印在我心里。
我们的民族是最古老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是最古老最璀璨的文化。然而有一天,卢安克的一番话令我惊悚,他说:“我发现这里的人非常害怕孤独,他们总是要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喝酒聊天。”他不明白,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没有个人的,我们以群体为单位衡量一切,包括文化与思想。集体主义模糊了个人的概念,当个人淹没于集体中时,他既没有个人思考的空间,也没有个人思考的时间,而以集体为单位的思想是不深入的,因为集体并不能反映个人的特质,因而我们的思想也就触及不到关乎个人灵魂的深度。这样的思想与文化忽略独立的思考,忽略批判的精神,忽略对于生命本身的意义的探讨。因此,总的来说,我们的文化博大却不精深,热闹却不严肃,幼稚然而不纯粹,像个孩子般。
我们也像孩子般的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当别人想要与我们交流时,我们傲慢地拒绝,我们换得的当然是惨痛的教训。虽惨痛,却并不都是坏事。一个人自己思考,容易困于自身的围城之中,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恰帮助我们打破围城,以更加客观而深刻的全新的视角反省自己。这时,便是这个幼稚的孩子即将走向成熟之时。
天下之痛苦,莫过于成长,无论对个人还是民族,成长的时期,都是最迷惘,最痛苦的蜕变历程。之所以成长,正是因为自身的稚嫩与不足,这意味着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摈弃自己!这是何等痛苦的挣扎,丝毫不亚于年迈的雄鹰撕扯掉驽钝的爪,敲下老化的喙的痛苦,然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生。
当然,并不是完全地否定和摈弃自己,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糟糕或绝对的精彩。我们的民族虽幼稚,但我们的文化依旧有其独特与优越之处,别人的思想虽好,终究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灵魂,才了解自己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通往成熟。我们的民族今天正处于这样的迷惘之中,我们过于否定了自己,以至于失去了方向。这是成长,是灵魂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
我们的民族的灵魂虽然依旧稚嫩,但他在成长,他在走向成熟,终有一天,将以绚丽的光华照耀世人。
许多人也不知道什么是成熟,但却没有人会说他们不成熟,许多人整天在老气横秋,却被人说是不成熟,那究竟什么是成熟?——其实人在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也就是在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就是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成熟,不能在“稚嫩”了。多少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那是典型不成熟的标志。他们总是想着让自己的思想萌芽,推开碾压在头上的十块,嚷嚷着“我已经成熟了”,却不曾思考怎样的表现才能算是成熟,一副“我就是懂事了,你奈我何”的模样。
而当他真正地走向成熟,便不会那样子地胡来了。尝试静静地坐下来,与父母交流,让他们捕捉到自己思想的轨迹,去努力地表现得成熟。而真正的转折点,始终是有没有想过怎样去成熟。
但是那只是成熟的起点。而走向成熟必须拜托稚嫩,才可能真正地走向成熟。一旦以成熟为目标,就与稚嫩形如陌路了。
可是,有多少人分不开稚嫩与纯真,鲁莽与热情。很多时候,成熟是有代价的,因为长高的树木注定会失去其他事物的庇荫。
成年人与孩童的差异太大了,在孩由童时期,多少事物都是不必顾忌的,随性而率真。有一天,你的父母会跟你说:“孩子,不要再施舍给哪些乞丐了,他们,是骗子。”你会记住的。其实父母也是在引导我们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而父母寄予我们的信号是:“我们是成熟的,而你是不成熟的。”当孩子踏上了指向成熟的路途上时,更多的是向父母的“成熟”靠拢。可是大人们的形象总是那样的冷酷,“心慈手软”的施舍却成了不成熟的标志。他们便会为了那份成熟而抛弃那份善良,那份纯真,而父母的话也成了罪魁祸首了。
其实稚嫩也有好的地方,成熟是要求我们的做法更加理智,但赤子之心是不可或缺的。孩子们的成熟,是靠父母的导向,所以父母更加应该做好自己。让孩子们走向成熟的同时,请不要让他把那些真诚抛弃;走向正确的,完整的成熟,而不是残缺的冷漠。
由稚嫩走向成熟,不是完全状态的转变,而是一种蜕变。气质和思维方式的蜕变,使成熟者更加厚重而富有底蕴。
稚嫩,更多的是代表着棱角分明,霸气外露,锋芒尤胜,其实质却是一种不服输的高傲品格。稚嫩者被他征服,受他控制,往往表现出的是火爆的脾气。
这好比篮球场上的巨星,他们有能力,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可以在状态好时主导比赛。可一到逆风的境地,便克制不住情绪,不断向裁判抱怨,越发急躁,使球队溃不成军。这是巨星与超级巨星之间的差距——领袖气质。韦德,在经历过大学时代两年的板凳待遇后,带领马奎特大学历史性的打进四强。正是这几年炼就的领袖气质,使这个03年默默无闻的新秀屡屡在比赛最后时刻创造奇迹,并最终在06年那个疯狂的夜晚高举奥布莱恩杯。巨星与超级巨星的差距,稚嫩者与成熟者的差距,便体现在他们的气质上。
此外,稚嫩者往往憧憬终点的美好,而成熟者则善于体味沿途的风景,却也不失对终点的向往。
稚嫩者乘坐人生的火车时,放眼窗外,路口招手的孩童,远方山脚吃草的牛羊,发电厂冒着黑烟,路边的田野里排着整齐的玉米……无一不是让人心醉的生活画面。但稚嫩者始终憧憬着终点的美好,幻想着火车进站时彩旗飘扬。而人生的残缺仿佛都将在此刻重圆,人生的拼图也将接上最后一块。于是,他开始焦灼不安的在车道里踱步,徘徊,不断计算着日子而度日如年。
而成熟者则会静坐在靠窗的位置,将窗外的一切美好尽收心底。他知道世上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终点和归宿,终点时常可望而不可即。他却也保持对终点的向往,但更注重过程本身的美好,他知道过程是能让人享受的。
稚嫩者和成熟者的差距,也就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上,成熟者保有向往,更注重过程。
稚嫩者有他独特的美,成熟者则更胜一筹,如同秋花没有春花的粉妆玉砌,便在香味上更胜一筹。稚嫩的枝枝节节越多,成熟后开的花也就越多。从稚嫩走向成熟,气质和思维的蜕变将令你更厚重而富有底蕴。
日渐成熟的李娜不再是那个叫嚣着“我来了”的丫头,而是成长为能微笑着低语“谢谢大家”的世界名将。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成熟的'成功者,以谦和之姿站在人生的巅峰,将自己看得低入尘土。
成熟不是世故与圆滑,不是庸俗与市侩,成熟的人能客观认识自我,尊重他人。成熟的姿态不是傲视众人的惟我独尊,而是如麦穗般低头,倾一腔之于土地的感激。
初涉网坛的李娜,曾是那个怒批网坛制度、大吼观众的狂放者,不羁、高调。但当她经历一次又一次成功与失败的锻炼洗礼,当她真正站上大满贯的领奖台,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法网赛场上升起时,我却看见那双坚毅黑眼睛中闪动的泪光,听见她那声谦和而笃定的“感谢祖国”。日渐成熟的李娜不再是那个叫嚣着“我来了”的丫头,而是成长为能微笑着低语“谢谢大家”的世界名将。
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患有眼疾,在岭南大学上课时着夏布长衫,精心备课,倾心讲学,从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教学。正是陈寅恪的成熟之姿,让他始终在校内享誉美名。那身夏布长衫,那声声教诲,承载着他高尚人格与长者气度,他以谦和成熟的姿态,永远伫立学子心中。
真正成熟的成功者,早已将他们内心的那份高傲与张扬埋藏于探索追求的艰辛中,那份将自己托举于高峰的骄然已流入汗水,剩下的却是谦和之姿。回眸成功路上的人们,他们如成熟的麦穗般将自己的辉煌归功于脚下的土壤。而今天,又有多少人能许以自己成熟的姿态。留学美国获取哈佛三大博士学位却无法放低自己而精神分裂的邓琳,目空一切自诩大师却满口伪科学的李一,无不昭示着自我的浅薄……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只有将自己放低,心怀感激,才能成长为成熟的成功者,拥有自己人生的繁花似锦。
别忘记巴金“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别忘记狄更斯“我的国家,我的社会成就了我”,成熟者永远向着世人展现无须声张的微笑,留给世界一个伏案的背影,一尊成熟的姿态。
中华民族是一只稚嫩的雏鸟,羽翼未丰,但它正走向成熟,终将浴火重生,一鸣惊人,成功蜕变为凤凰。
是的,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浩浩汤汤,不可否认中华民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但面对多元文化的今天,中华民族未免太过稚嫩。封建统治与传统思想,阻碍了我们走向成熟的脚步。巨大的民族劣根性,在今天仍根深蒂固。中国人或许团结爱国,但民族偏见,使中国人分不清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未来。以至于幸灾乐祸,泯灭人性地对日本的浩劫落井下石,不见得有多么爱国。倒是日本人在灾难前的成熟表现,足以让幼稚的中华民族蒙羞。中国人或许保守内敛,但狭隘与固执,使中国人不能接受更为多元的价值观。人们可以谩骂裸模苏紫紫实现理想的不道德,人们以为他们饱读圣贤书,其实不知潮流终将抛弃他们。他们看不到苏紫紫这个稚嫩的女孩眼里的是一种比他们更成熟的人生。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华民族必须强迫自己走向成熟,与世界接轨。幼稚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长大。成熟,是需要积淀的。如果汶川地震仅是一场灾难,建筑商仍然认为生命比豆腐渣轻;如果上海世博仅是一种炫耀,市民仍然让文明素养遂展馆拆掉——那么,我们并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熟,是需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审视当代的问题,规划未来的宏图,才能达到的。每一个中国人,有必要认识到自己是凤凰的一毛。国人当自省,国家则应尊重自由与民族,中华民族方能崛起,屹立不倒。
走向成熟,我们充满信心。幼稚不可耻,幼稚的背后,应该是成长的勃勃生机,成熟的熊熊野心。成熟对于中华民族太过重要,教育的成熟是为了更多创新型人才的涌现;环境保护意识的成熟是为了子孙那片美丽的土地。急功近利的追求科技、经济的成熟,不过是促进衰老;踏实地追求文明精神的成熟,才能永葆民族生命力。我们可喜,凤凰正在走向成熟,烈火亦将照耀神州大地。
走向成熟,飞往更高的明天。
文档为doc格式